堿性土壤的改良劑——硫酸亞鐵
農資作物生長的過程復雜、脆弱,稍有照看不當,便會引起爛根爛苗的現象發生,嚴重時會直至死亡。所以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學會自己判斷和掌握田間管理的實用方法才能夠確保農作物的增產增收。硫酸亞鐵那怎么知道土壤是酸性還是堿性呢?
酸性土壤,一般顏色較深,多為黑褐色腐殖土,土質疏松,透氣透水性強,握在手中有一種“松軟”的感覺,松手以后,土壤容易散開,不易結塊。
而堿性土壤的特征是,土壤發白、發黃或者是土表有一層白色的白粉狀物質的土壤,質地堅硬,容易板結成塊,通氣透水性差,握在手中有一種“硬實”的感覺,松手以后容易結塊而不散開。
不同的農作物對土壤的要求是不同,但一般來說,酸性土壤的優勢明顯要多于堿性土壤。這主要是因為與堿性土壤相比,硫酸亞鐵酸性土壤的質地更為松散,不易結塊、板結;在澆水時酸性土壤也更容易澆透,澆灌均勻。因此在土壤出現嚴重的堿性狀態下就需要對土壤進行改良。
土壤改良過程共分兩個部分:首先,保土。主要是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控制土壤流失量,使土壤流失量控制在容許流失量范圍內。其次,改土。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種植改良性植物或多施農家肥,是增加肥力;采用砂黏互摻的辦法改善土壤性狀;用化學改良劑改變土壤酸堿性也是其中的一種辦法。
土壤改良劑的用法,可以進行嘗試下:
1.用作土壤改良劑:先在土壤中間部挖一個坑,將七水硫酸亞鐵掩埋在土壤內,根據土壤面積來計算七水硫酸亞鐵的用量。
2.用作葉面噴灑:稱10克七水硫酸亞鐵兌水4~5斤。正常生長期,每月1~2次。防病期,10~15天一次,連續2~3次。
3.澆灌盆土:10克兌水7~9斤,約20天一次。
農作物的栽培也是一項精細活,它硫酸亞鐵里面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僅就是簡單的施肥,耕種,還涉及如何用科學知識耕種,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編:Amy